科研创新兴农事,潜心钻研育英才
周燚 农学院
周燚,男,197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1999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植物病理专业;2005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2007年在韩国东亚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习。现任九州体育·中国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曾任植保系主任,植保产31401班班主任。201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获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2015年获得标兵班主任称号,2016年荣获“十二五”长江大学科研百人称号。
坚定政治信仰 牢记党员使命
作为高校的知识分子和一名优秀中共党员,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信仰共产主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人生价值在于社会奉献”,周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校和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2次提名长江大学“温暖长大”人物候选人,在学术研究中,他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真理,传承文明,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工作得到组织认可,年终考核优秀 3 次。
潜心学术研究 践行科研担当
立足于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真菌与体内细菌互作研究、植病生防研究等,主持了湖北省重大攻关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25篇;出版专著(含教材等)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率先在国内尝试将固氮功能细菌转入相应植物内生真菌体内,通过真菌通道实现非豆科植物的固氮,这一创新性的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吗,目前该文章已在学术顶刊Nature本刊上投稿送审在科研实践中,始终秉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理念,注重生产实践,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生产的实际行动。立足鄂西山区,从种芋消毒、抗病菌肥处理土壤、抗病包衣、推行化学除草方式、品种选育、健康栽培管理等各种措施综合应用,将魔芋软腐病控制在30%以下,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项目荣获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三等奖2项;在白及种苗培育方面,带领科研团队潜心钻研8年,成功攻克了白及直播育苗技术难题,终于利用仿野生共生菌育苗技术成功攻克了白芨的育苗技术,总结了一套适合白芨生长的种植技术体系,现在白芨苗的育苗成本可控制在0.05元/株,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在宜昌市兴山县和恩施来凤县建立一批白及生产示范基地,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作为湖北夏及中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先专家,以优质的技术支持生产,促进湖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还带领团队研发了湿鲜豆粕抗霉发酵以及猪粪转化为新型育苗基质的生产等关键技术,与湖南良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长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不负育人使命 培育强农青年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良师益友才是育人的正确打开方式。作为2014级植保产31401班的班主任,在学生考研期间,积极就学校、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往年分数线招考人数等为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报考的院校,在考研成绩出来后,积极为有需求的学生联系导师,调剂院校的选择,尽量让没一个学生都能有学上。助力31401班创造了长江大学考研的奇迹,该班共32人,26人参加考试,考研率81.3%,其中25人顺利被全国各大知名高校录取,录取率高达96%,另有1人录取为韩国忠南大学(CNU)研究生。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和方案,努力挖掘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助力学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在2013年10月,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指导的项目《新型抗病育苗基质》荣获全国三等奖,从此拉开了农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的序幕。在往后的工作中,带领上百余名学生参加了各种各种的竞赛,秉持着让学生了解项目、孵化项目、融入项目的理念,以学促研,以学促践,培养了一批对科研和竞赛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陆续在2015年“荆州农商行杯”比赛中获得创意组第一名; 2016年湖北省第十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16年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初创组金奖;2018年度第一届“湖北银行杯”荆州智谷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8年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华中片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9年第二届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未来农业”奇思妙想创意赛道华中片区复赛三等奖;2020年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 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三等奖;2022年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金奖。
助力学生成长 守护桃李芬芳
生于农村更加明白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艰苦,生活上的关怀是至关重要的。2010届毕业生韩春胜,家有四个孩子,他排行老四,10年前,父亲病故,哥哥嫂子一直艰难维持着这个家,学费也是靠亲朋好友大帮小凑勉强支撑。2010年,韩春胜的母亲也突然病故,他的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陷入了绝望之中,多次有退学打工的念头。得知韩春胜的情况后,先后共资助2500元解决了韩春胜的生活费。因家境困难,韩春胜无法继续读研深造,选择了去企业工作,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走近寝室,与学生促膝长谈,访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常到宿舍询问学生吃的好不好,住的暖不暖,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像极了一位父亲。另外,带领班干,组织还开展团建,与学生互动,拉进与学生的距离,2014年的冬天,邀请学生到他的家里一起包饺子,过冬至,感受老师的温暖;带领学生户外烧烤,忘却烦恼,享受美好的生活;组织学生晚上一起夜跑,塑造健康的体魄体。让异乡求学的孩子感受到了父辈的爱,有家的温暖和集体归属感。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周老师用心用情助力学生成长,苦干实干做好科研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教师的初心与使命。